- 家庭養老床位丨把養老院“搬”回家
- 發布者: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021/8/19 0:00:00
近日,民政部、發改委印發《“十四五”民政事業發展規劃》,其中“家庭養老床位”被納入五年的發展計劃。
居家養老意味著老年人住在家里養老,忙于工作的孩子可能無法全天候照顧。現實中的家庭養老床應該如何運行?怎樣讓更多的老人養老不離家?
家庭養老的新模式
隨著人口結構的調整,“上面四老,下面兩小”的家庭越來越多。
大多數家庭會選擇在家養老,但在家養老只能在老年人健康的前提下進行。如有殘疾、癱瘓老人,需找性價比高的養老機構,接受專業護理。
而且在尋找養老服務機構時,往往會遇到公辦養老機構床位數量有限、民辦養老機構價格相對較高等問題。
因此,“家庭養老床位”正好適用于上述家庭。
其中每張床還會配送一鍵式呼叫手環,不僅可以隨時呼叫社區工作人員,還可以實時監控自己的健康狀況。老年人佩戴的手環與社區工作者的手機相連,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個人定制服務。
一鍵式呼叫手環只是一種社區養老設備,還有針對殘疾老年人的家庭特殊病床等。這些產品可以通過智能養老系統平臺的后臺傳輸數據,讓社區直觀掌握老年人的身體狀況。
兼顧監督和扶持
家庭養老床已經成為家庭養老服務的重要形式,也是促進家庭社區機構協調的重要途徑。目前,北京、江蘇、浙江、廣東、四川等省市正率先發展這種模式。
在推廣養老家庭護理床的初期,許多老年人對養老機構提供服務的真實性提出質疑和擔憂,因為他們不了解養老家庭護理床的試點工作。
對于符合政策要求且有顧慮的老年人,最好采取上門走訪的形式,工作人員會認真耐心地為老年人解讀政策,幫助他們了解家庭養老床位服務能帶來哪些便利和好處,能幫助解決哪些困難。
將養老院搬回家,本質上是通過社區機構將專業服務延伸到居家場景,從而真正形成“居家-社區-機構”三層服務體系。